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文化產業研究專題
Seminar on Cultural Industries 
開課學期
111-1 
授課對象
社會科學院  社會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李令儀 
課號
Soc7140 
課程識別碼
325 M790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三2,3,4(9:10~12:10) 
上課地點
社110 
備註
限碩士班以上
總人數上限:15人
外系人數限制:4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自1980年代以降,文化創意產業在許多國家已逐漸成為經濟活動的核心,有論者認為,符號性創意和資訊正逐漸成為社會經濟生活的重心,甚至宣稱文化產業儼然成為其他產業轉型的模範。不過,也有其他研究者持相反看法,他們認為文化產業其實和其他產業越來越相似,受商業邏輯所主導,逐漸失去身為一個經濟部門的特色。另一方面,文化藝術創作者和輔助他們的文化工作者(或稱文化中介者[cultural intermediaries])則力圖抵擋前述的商業或資本邏輯,他們希望維護自己在文化創作或產製上的相對自主性,能在獲利邏輯之外,保有「為藝術而藝術」的自主空間。這種在文化自主性和經濟獲利兩極之間的拉扯,構成了文化產業的張力和內在矛盾,也讓這類產業呈現了更複雜豐富的意涵。

課程設計將規畫四部分的主題,包括:1.從文化工業到文化產業、2.從守門人和文化中介者的角色、3.產業與市場、4.文化場域和全球再生產等,由引介早期的經典論述到21世紀的研究反思,探討全球化的趨勢下,文化產品的產製、傳播與再生產的邏輯。
 

課程目標

這門課定位為給研究所同學修習的專題討論課,課程目標在於讓同學瞭解文化產業研究相關理論、研究實例,以及產業趨勢的探索,深化學生對產業實作的了解,培養學生對文創產業運作的解析能力,並提出相關的研究設計。
 
課程要求
1. 修課及旁聽同學至少需負責二篇的文本報告和引言。負責引言的同學必須撰寫4-5頁的閱讀報告,請以至多兩頁的篇幅摘要所負責教材,其餘篇幅請提出對該篇論文的批判性觀點,對論文的質疑,或是從論文的觀點所看到值得研究的現像。閱讀報告與課堂引言佔總分20%。
2. 未擔任引言的週次,也請寫閱讀memo(可選當週一篇文本,或各篇綜合評述),練習和文本對話。Memo內容可參考引言摘要內容的寫法,但可較為隨意和簡單,1000字左右即可,於上課前一天10:00pm上傳。期末可挑6週memo繳交評分,占總分20%。
3. 期中期末沒有筆試,取而代之的是要求同學在課程的相關主題中,挑選自己感興趣的題目做批判性的探討和評述(critical review)。除了文化社會學的相關研究概念外,也將練習如何提出問題意識、蒐集並判斷文獻的重要性,以及構思初步的研究計畫。期末將要求同學繳交15頁的計畫大綱,並於最後兩週與修課同學共同討論和分享自己的研究提綱。這部分占分50%。
4. 課堂參與和討論佔10%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另約時間 
指定閱讀
Caves, Richard (2000) Creative Industries: Contr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. Introduction.
Hesmondhalgh, David (2013) Cultural Industries. Introduction. London: Sage.
 
參考書目
參見課程進度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
 
上課形式
作業繳交方式
考試形式
其他
由師生雙方議定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無資料